故事在美國發生:一名亞特蘭大的醫生,一位來自埃克森美孚的數位轉型專家,他們之間一段偶然的 Facebook 友誼,或許能開始協助研發一批醫用口罩,協助醫護人員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德州的 Justin Sink 是埃克森美孚的數位轉型及創新顧問,他在 Facebook 上看到朋友 Susan Morris (兒童深切治療科專科醫生)在 3 月 19 日的貼文。貼文由 Joanna Newton 醫生撰寫,表示對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短缺感到沮喪。隔天,Newton 醫生又在 Facebook 上宣佈,她將與 喬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Tech) 的團隊合作開發 3D 列印面罩及可重複使用的口罩。
但仍然有一個問題:他們需要一家能夠大量生產這些防護裝備的塑膠製造商。
看著眼前這項挑戰,Justin立即聯絡埃克森美孚化學業務部的專家。這個工程師加上產品經理團隊的廣大材料科學專家及設備製造商網路便大派用場。他們邀請了產業的合作夥伴,來回應在戰役前線的醫護人員對防護裝備的請求。
Newton 醫生的貼文引起了很多人關注, 紛紛表示願意提供協助,最終更促成了埃克森美孚及許多其他公司、學術界和政府機構之間的一個合作計劃,有助及時解決防護裝備短缺問題。
Justin 在受訪時詳細介紹了此項計劃,解釋它為何如此重要且史無前例,並說明如何在數天內,達成每小時生產數千個防護口罩的目標。
Energy Factor:您是如何意識到自己能夠於這麼短時間內幫忙解決這個牽涉廣泛的問題呢?
Justin Sink:老實說,這一切比我預期的快。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就從零變成一個願意幫助的合作夥伴網。這個計劃很快由設計變為原型,再到量產。
我第一次看到那篇求助的貼文時,就知道我們的塑膠業務有適合的製造商資源可幫助事情順利進行。我們為那些彼此在過去不曾接觸過的製造商和醫護人員建立橋樑,又帶來我們在生產和供應鏈方面的專業知識。我也很感激我們的化工專家願意挺身回應。我的同事 Bill Ramsey、Bob Ferguson 及 Mike Donahue 在這過程中都幫了很大的忙,一起招募並動員了這麼多的合作夥伴。計劃就像雪球般越滾越大。
EF:我們已聽過許多關於 N95 口罩的事情。這款口罩為何有效?現在為何如此難以取得?
JS:這款口罩以埃克森在 1970 年代所發明的材料製造。這種材料無論看起來,摸起來都像堅韌的布料,但其實是一種熔噴聚合物,可使空氣輕易進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種布料在做成口罩之前,要先加上靜電荷。這些電荷就是能捕獲病毒或病菌的原因。
當使用時間長了,或受外物污染,電荷會減少,口罩的保護能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這些口罩通常用過一次就要丟棄。但問題在於這款布料在全世界的產量有限。

The demand for medical masks is rising around the world as doctors and nurses ensure their own safety as they work to stop the spread of COVID-19.
EF:為何無法輕易提高產量?
JS:以 N95 口罩來說,製造所需的技術其實相當複雜,通常需要花好幾個月才能建立出新的N95 口罩供應鏈,很難在一週內完成。而病毒卻能迅速擴散。
幸運的是,埃克森美孚瞭解材料科學、製造與供應鏈,所以我們正努力運用這些專業知識和我們在這些領域的人脈來提供協助。我們正在研究類似的設計與材料,並與學者以及一些能夠快速轉移資源和更改機械設備設定的製造商商討。
EF:您和合作夥伴們正在研究哪些不同的材料呢?
JS:在口罩的材料方面,我們有兩個新的來源。一個是來自一家替音響系統揚聲器製造防塵布的公司。那種材料在帶電狀態下,能夠達到與 N95 口罩類似的防護等級,若運用得當,便能保護醫護人員的整個值班時間。而來自一流的聚合物布料研究機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的團隊擁有一條每天運作十小時的生產線。我們正在幫助他們達成全年無休的生產目標。
當然,過濾材料的產量還是有限制的。所以我們需要充分利用每一公分的布料,而這就表示我們必須要重新考慮口罩的樣式。
為了取代傳統的拋棄式 N95 口罩,我們正在研究一種附有更換式小型濾芯的複合式橡膠口罩。這種口罩看起來像油漆工配戴的款式。濾芯中的濾布將帶有靜電荷,值完班後,醫生或護士只需取下口罩,清潔乾淨,並換上新的濾芯,隔天就能再次使用。
EF:這種口罩的可替換濾心有包含類似 N95 口罩的材料嗎?
JS:基本上會包含。主要的好處是我們使用的過濾材料會比拋棄式口罩來得少,因此就不會浪費過濾材料。
最棒的是,我們讓醫護人員不用再陷入必須自己清洗或加熱消毒 N95 口罩的窘境,畢竟那只會降低他們至今一直被迫重複使用口罩的有效性。
EF:有鑑於目前的供應鏈限制,我們要如何從構想跳到快速生產呢?
JS:我們利用 3D 列印來做原型和模具。與醫學界及位於美國的全球醫療創新中心 (Global Center for Medical Innovation) 團隊合作,確保口罩符合標準後,為了製作射模,我們的醫療級塑膠專家開始與私人及政府製造商合作。
一旦成功做出口罩形狀的模具,每小時能生產數千個口罩。我們正與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所、奇異 (GE)、達美航空 (Delta Airlines)、國家技術探索與交付組織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Technology Exploration and Delivery)、波音 (Boeing),以及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 (U.S. Army Futures Command) 合作,來決定可增加哪些材料。
EF:新口罩將如何獲得認證、採用並分發以供廣泛使用?
JS: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堅守自己的專業,同時利用其人脈來確保我們能做到這點,以保護位於前線正保護著我們全體醫護人員。
舉例來說,我們這些在埃克森美孚工作的人熟悉材料科學與供應鏈,但不瞭解醫學界。而在全球醫療創新中心 的團隊卻了解醫學界,因此會由他們和醫生緊密合作,確保口罩符合標準。
EF:你預期醫護人員多快能收到面罩和新口罩?
JS:將會從四月初開始配送面罩。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和美國太空總署一直都在持續協助設計和原型製作程序。波音也已開始生產面罩。一條生產線每小時可生產一萬個面罩。
不過,大家必須瞭解的是,我們不是要取代其他口罩製造商供應口罩,而是增加供應量。在短短數週內,我們便會創造出完全不同的生產方法,以及不具現有瓶頸的供應鏈。大家都在努力讓這件事成功。